可以說,整個因信稱義的學說,都是奠基在一卷經文之上:羅馬書。
《羅馬書》,正式名稱是《保羅致羅馬人書》,是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其中的許多思維不但是對後世的神學研究有非常重大的影響,而更重要的一點是羅馬書中大量的引用舊約希伯來聖經中的話語來確立其論點的「正統性」。
因信稱義也不外如是。=繼續閱讀=
- 羅馬書3:23-25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
- 羅馬書5:1-2「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這論點是出自何處呢?
- 羅馬書1:17「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當新約聖經中提到,「如經上所記」時,它指的「經」是指舊約聖經而言。此處所說「義人必因信而生」,是指哈巴谷書二章四節中的:「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而言。
馬丁路德曾說:「以前,我讀到上帝的義,就立刻停住,以為上帝按著這個義要懲罰不義的人。 等到我明白因信稱義的真理時,原來上帝的義之為義是本諸他的恩典與憐憫,因我們的信稱我們為義。保羅這段話成了我進入天國的大門。」
馬丁路德對於羅馬書一章十七節的理解,以及整個因信稱義的學說,可以歸結成這句話:「神的永久正義完全是一個憐憫的贈禮,只要人相信耶穌基督,他就可以獲得這份贈禮。人不論做什麼都無法強迫神贈與他這份禮物。相信他獲得了這份禮物本身也不是人所能達到的。」
「人不論做什麼都無法強迫神贈與他這份禮物。」
「相信他獲得了這份禮物本身也不是人所能達到的。」
這兩句話,便是所謂的「路德式單一預定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