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政府網路分級制度,本站全部內容為限制級。未滿十八歲的小朋友趕快關掉網頁去玩皮卡丘打排球吧。

[預定]阿民念主義 ,其之一,奧古斯丁與柏拉糾

若把這個爭議追溯到最源頭,就要回到西元四世紀末,來看看奧古斯丁與柏拉糾的辯論。

我想大家對奧古斯丁這人應該不陌生,因為國中歷史的時候都有學過:《懺悔錄》與《上帝之城》的作者,三一論的奠基者,原罪論及救恩論的濫觴。
換言之,奧古斯丁是許多現在教會共同視為真理的主張(如三一論)的創始人。而他對於罪與救恩的看法,也成為預定論的基礎。=繼續閱讀=

奧古斯丁認為人的罪不是從神來的。意即,神造人時並沒有把「犯罪的心」放在人裡面。人被造的最初是如此的完美,人擁有「不犯罪的自由與能力」。而從亞當墮落之後,他以及他的後裔便失去了「不犯罪的自由和能力」,變成「不可能不犯罪」。(在此暫不討論亞當犯罪的起源之問題)

在《懺悔錄》中他也提到他少年時陷在罪中,完全不認為自己有罪也沒有任何想從罪中離開的念頭。而神的恩典便是所謂「不可抗拒之恩典」,亦即,人在罪惡之中的時候是無比的墮落,沒有「不犯罪的自由和能力」。而神的「不可抗拒的恩典」讓人的意志能夠脫離罪的挾制,而有「不犯罪的自由和能力」。神並非逼迫人去行善,而是是人的意志轉變,讓人了解善是好的而去行善。奧古斯丁認為,這樣的恩典並非所有人皆有,他常以「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做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做成卑賤的器皿嗎?」(羅 9:21)來佐證這一點。因為「人無法靠自己的意志去脫離罪」,而「能夠脫離罪的自由只能是神的恩典」,所以「若神沒有施恩,人無法脫離罪」。因此人是否有機會得救,其選擇的權力是在乎於神的。

現在來提提柏拉糾,柏拉糾是不列顛人,其主張是:人的自由意志並無受到限制,而人受造之時神並沒有把罪性加諸於之,所以人並沒有所謂的「原罪」。柏拉糾的看法是,因著在世上的各樣行為,所以幾乎人皆有罪,但是人可以因信稱義,也就是人可以藉著對神的信心來匡正自己的罪。他和奧古斯丁的看法相對,他認為人靠著對神的信心可以逐步的甩掉自己身上的罪,而人也應該盡力使自己成為聖潔。換言之,除罪是因著人的努力去贏取的。

柏拉糾的主張在當時相當的受歡迎,因為相對於原罪的概念,這樣的主張較為人所接受。而得知此事的奧古斯丁便和柏拉糾展開了一連串的爭辯,後來經過耶路撒冷主教的承認以及丟司批理的開會決定,柏拉糾的主張並無違背正道。

失敗的奧古斯丁繼續與其抗爭,在西元416年的北非舉行會議駁斥柏拉糾主義。期間柏拉糾的門人色勒斯丟晉見教宗試圖說服教宗認同其主義。但奧古斯丁一派上告羅馬皇帝,羅馬皇帝遂降旨申斥柏拉糾一派,並將其驅逐出境。而後教宗也同樣表示否定柏拉糾主義,至此柏拉糾主義正式成為異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已經到底了,不要再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