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政府網路分級制度,本站全部內容為限制級。未滿十八歲的小朋友趕快關掉網頁去玩皮卡丘打排球吧。

[寫寫]為什麼我支持打破明星學校?

先幹一下,現在要說自己支持會考所需要的勇氣可能比要出櫃還多;
所以KMT有多爛,可見一斑。

但是「吾恨KMT,但吾更恨社會資源不均」,換言之我認為明星學校不倒,
台灣就脫離不了封建時代沒辦法升城堡
我要指出明星高中的兩大問題:明星高中像吸塵器一樣吸走成績優秀的學生,
不但逼死偏鄉學校,而且明星高中本身的教學資源也沒有比較優秀。

我高中念的是雄中,是有「高高屏的第一志願」之稱的學校;
如果你不太了解這是什麼感覺,這差不多就像是「建中是北北基的第一志願」那種感覺。
對整個大高雄地區的學子而言,就算需要早晚通勤一小時,他們也願意跨縣市就讀明星學校。事實上在我當年的班上就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是每天從屏東通勤的。

我相信有些人可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這就像很多人也是住在基隆但是每天通勤到台北內湖上班,沒問題的。
不過我們要討論的是教育問題,教育問題不是這麼簡單,這牽涉到了資源分配的問題。

首先,資源是互相的。
對學生而言,學校是資源的提供者,提供名為教學的資源;
對學校而言,學生是資源的提供者,提供名為升學率的資源。
明星學校就是志源的吸塵器,瘋狂的吸收好學生,造成的結果是好學生從鄉村往城市集中;可怕的是,這台吸塵器的吸引力遠遠超過一個城市的等級。
建中吸納了大台北地區的所有優秀學生,雄中更是用了高速真空吸引吸乾了高屏地區360多萬人的精華。我X你個大西瓜,雄中是有何德何能呐?屏東是沒有學校可以念了麼?

屏東的高中生跨區就讀的比例奇高,但實在很難查到確切的數字,據說每年都有超過千人。若以千人來計算,屏東102年的9年級畢業生有10260人,代表跨區生佔了10%左右比例高的嚇人。
但難道屏東縣真的沒有學校可以念?屏東縣共有23所高中職,以畢業生有10260人來算,每446人有一所學校。高雄市除去特教學校,包括山區偏鄉共有52所,102年的9年級畢業生有30542人,每587人才有一所學校。

照此來看,應該是高雄人要去屏東跨區就讀才對,屏東的教育資源比高雄多好多!
(為貼心北部人,基隆有12所高中職,共4437畢業生,每369人就有一所學校。台北市有44869人,學校67所,每669人才有一所學校。)

我相信應該開始要有人來炮我了:「哪有人這樣比!若照你這樣來算,那有些偏鄉學校平均才5~6人,那不就教育資源突破天際?」

是的,我就是要凸顯這件事的荒謬之處。
我們都知道,平均才5~6人的偏鄉學校才是真正缺乏教育資源的地方。
換言之,「有學校沒學生這件事才是表示教育資源的真正缺乏」,因為這表示其他地方資源更多,學生寧可捨近求遠離鄉背井到遠得要命王國去唸書。

為什麼?難道身為屏東人、基隆人就活該倒霉?可怕的不止如此。
就算真的擠進窄門,進了明星高中超爽der,那明星高中真的很好很強大嗎?

我沒念過建中我不知道啦,但是說到雄中就只有爛而已啦。
怎樣爛?「一流學生、二流設備、三流老師」
我常常在想吼,乾脆把雄中的所有老師都解聘,上課時間就叫全班前三名的上去教,體育課就自己打籃球,音樂之類的副科就聊天打屁看影片;因為有老師在的時候就是這樣啊!
那幹嘛還要花納稅人的錢,把薪水播給各科第一名的同學就好啦,反正真正負擔教學責任的是他們。
說不定升學率還會高很多,因為上課的睡眠品質改善,學習更有效率了。

沒念過第一志願的人可能會覺得「甘午加李剖?」
挖嘎哩供金甲丟洗加李剖!

數學解到一半卡住叫班上第一名上來救援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一節課才解了三題,還都是第一名的上去解的(真人真事)。
物理老師教太爛被嗆,回嗆我們「我認真教領一份薪水,隨便教也一樣領一份薪水,我幹嘛認真教?反正你們聽不懂的自己會再去補習啊!」(真人真事)
國文老師不教國文,教六道輪迴與透過禪修與外星人溝通的方法,後來迫於輿論只好不給他教國文;改教公民(真人真事不豪洨)

鄉親啊,你的小孩好不容易拉拔長大考了個5A++,何苦讓他進明星學校去給人糟蹋?

到頭來明星學校只是假象,優秀的同學沒有機會受到相對應的教育,而地區學校則苦苦盼不到好學生;更不用說真正弱勢的一群,真正弱勢的一群根本很難靠學科成績上明星學校。明星學校大多數(不是全部,但真的是大多數)都是經濟小康以上的家庭,其中又以公務員父母佔最大宗(包括不才小弟我在內。)
真的啦,有錢人家小孩真的什麼都嘛比較會。一個制度玩久了之後,既得利益的族群就會漸漸的複製他們的階級;這也是為什麼補習班會一直生存的原因。
明星學校是現代版的封建城堡,悲哀的是他沒有讓其中的人受到真正的利益,但卻對其外的人造成巨大的痛苦。

至於教改造成的其他問題,像是私立學校獲利、教育商品化等等,就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了。
不過我樂見公立學校的入學門檻降低;真正弱勢的人得去念貴鬆鬆的私立學校,經濟好的卻能念便宜的公立學校,這也是阻礙階級流動。

但是真正有錢人才不會念公立咧,有錢人有他們自己的貴族學校可念啦。

4 則留言:

  1. 看起來沒有新文章, 所以不能奢求交流. XD

    我是支持精英教育的, 但精英教育跟明星學校有點區別. 直接從能力分班說起, 能力分班確實讓精英有更多資源, 但過去的能力分班是只讓精英有資源而放棄其他人. 這當然是不對的.

    過去是認為成績好的就是精英, 但現在應該體認到, 較有能力的就是精英, 也就是行行出狀元的概念, 以前只是嘴上講講, 現在確實逐漸落實行行出狀元的概念, 修車, 餐飲, 藝術, 科學, 各種精英都能受到尊重, 也都有專業的學校可以學習. 這種才叫做精英教育.

    我支持精英教育,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資源的集中, 學修車需要的機械儀器, 你分散到各鄉鎮去教, 結果一套機器只能教一個學生, 還不如集中資源跟學生, 在同一間學校裡教, 大家又可以彼此分享切磋, 學習會更有效, 也能激發大家的興趣跟能力.

    明星學校其實也是由此而來的, 基本上是科學跟人文學科的精英去讀的. 以建中雄中為例, 都是國英數理史地等科目考出來的精英, 何曾考過誰很會煮飯? 很會修電器? 很會演戲的? 而建中雄中讀的, 仍然是國英數理史地, 只是更深入的去研究, 這不也符合我前面說的精英教育嗎?

    所以明星學校本身沒有問題, 是把明星學校縮限在建中雄中的人有問題. 餐飲學校也可以是明星學校, 護理學校也可以是明星學校, 只要做出特色, 偏遠地區也能弄個明星學校出來.

    問題不在於雄中吸了高屏地區所有的學科精英, 問題在於吸來了有沒有給予學生學習的資源.

    "一流學生, 二流設備, 三流老師", 集中了一流學生, 都還找不到一流設備跟老師, 更枉論分散到各鄉鎮, 哪裡有這麼多的一流設備跟老師呢? 但至少一流學生可以彼此交流, 而不會分散在各鄉鎮, 把一流學生集中就是明星學校最重要的事之一.

    這又回到資源的問題, 當然如果資源超多, 各鄉鎮可以做連線, 每個人要學的東西都有完整的資源供給, 那就不需要明星學校, 甚至不需要學校, 在家都能學習.

    現在網路可以解決一些學習資源問題, 但仍然有許多硬體軟體的資源無法分散到地方鄉鎮去, 所以專業的學校, 精英的教育, 或者說明星學校, 仍有存在的需要.

    要打倒的不是明星學校, 而是"把某些只教學科的學校當成明星學校"的這個概念.

    最後簡單提到制度僵化的問題, 學習其實應該很彈性的. 這個老師你合不來, 學生應該有選擇其他老師的權利, 但現在學校都是一組老師教你, 其中一個不合, 學生就必須放棄整組, 換班或轉學. 這其實並不合理. 明星學校, 專業學校由其要注意這個問題, 否則就會發生部落格主文章裡說的, 遇到爛老師毫無辦法, 只能忍受的狀況.

    另外弱勢的部分跟明星學校無關, 弱勢是生活上的問題, 學習資源是很殘酷的, 平常生活都有問題的人, 怎麼有時間去學習? 所以解決生活需求才是重點, 打倒明星學校毫無幫助, 就算這世界沒有明星學校, 他照樣餓死.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這不是來了嗎(浮出)。

      在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前,我想先確認我有沒有錯誤的理解你的主張;
      在我的理解裡,你的主張如下:

      「在理想的狀態下,我們會有很多的第一志願。
      A學校是西餐的第一志願,B學校是汽修的第一志願,C學校則是美髮的第一志願。
      各個領域的資源將集中在各領域的明星學校中,全台想學習西餐的學生可能都會聚集到A學校就讀。

      理想上,明星學校不再存在,而是每一所學校都是不同領域的明星學校。
      學生也可以不再使用學科成績來決定未來的升學方向,而是以能力適性和興趣來決定。」

      如果你同意我的敘述,那讓我們看一看上面的主張。
      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多元適性入學”的究極完全體,也是學者專家推行教改的最終目標呀。
      換言之,教改的方向基本上是對的,但一定有什麼環節出錯了。

      我個人認為這要從教育的本質下去思考,換言之就是我們必須思考「什麼是教育?」

      有兩個問題值得細細討論,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
      「學生在學校的所學,是為了未來就業做準備嗎?」
      這個問題,乍看之下好像沒什麼不對,但是細細一想矛盾就會浮現;
      “如果學校所學是為了就業,那為什麼要區分技職體系和大學教育?”
      “大學、研究所的存在就是為了訓練學生就業的能力嗎?”
      “更深層的來說,無益於就業的課程就不需要了嗎?”

      第二個問題是:「這個社會真的能讓每個人發揮自己所長,藉此生活嗎?」
      先不提社會觀感的問題,先假設這個社會不存在任何的職業歧視,
      我們的產業結構真的有健全到可以讓擅長畫畫的人靠畫圖過活嗎?
      真的可以讓擅長打桌球的人靠桌球過活嗎?
      這個就是大哉問了,不止有產業結構的問題,還有資源分配的問題。

      刪除
    2. 感謝回應. :)

      因為部落格主講到高中, 我才會提到精英教育. 但我剛才搜尋發現社會學所謂的精英跟我所講的精英有所不同, 所以我更正精英教育一詞, 或許改為專才教育更適合, 而以下所說精英是指對某個項目較有天份的人.

      台灣的教育系統在高中就開始分門別科, 所以每一個項目都會有明星學校, 集英才而教之, 我認為是正確的. 明星學校的迷思是人的迷思, 它本身是無罪的, 對某個項目有興趣且能力接近的人, 聚在一起學習會更有效率, 上次留言已說過, 但再說一次, 表示這是我當初發文的中心概念, 精英聚在一起學習會更有效率! 所以我支持明星學校. 會提到能力分班, 正是因為明星學校的迷思起因在此,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跟精英一起學習, 但用成績來篩選誰是精英誰不是, 只能顯示當下的學力, 卻忽略了天份跟興趣才是後續學習更重要的因素.

      其實我說的專才教育, 內容就是能力分班! 但不是過去那種統合成績的學力分班, 更不是只重視精英並放棄其他人的分班. 鬆散一點的話其實類似社團, 就是一群人因為對某個項目有興趣或天分, 而形成的學習團體, 這種"能力分班"在高中大學叫做科系, 但在台灣的科系卻常常只是學力分班而已.

      話說回來, 有些狀況用學力分班是沒問題的, 如果要學專業的微積分, 先用學力分班, 可以配合學生的程度教學. 但像數學系這樣基礎的分類, 用學力分班就有問題了, 台灣以前就是這樣, 普通高中只教一些基礎的國英數理史地, 卻用學力測驗, 把學生分到不同學校(分班), 大學科系基礎的分類也是如此. 學力分班把第一流的學生分到第一流的學校, 就被認為是明星學校, 因此產生階級鬥爭. 但真正需要學力分班, 是在一個人瞭解自己的興趣跟天份之後的事.

      教育系統的問題經常都是: 規定一套標準去執行, 但不適合所有人. 因為有了標準常常就不能適合所有人, 問題是教育系統需要標準, 卻又不接受那些不適合的人, 不適合的人自然就要起來爭取了.

      所以就像你回文所說, 我們應該思考教育的本質, 不只是what(甚麼是教育), 還要思考教育的目的, 對象, 方式等等.

      我理想的教育系統其實是: 沒有實體校園, 想學甚麼都能得到完整的幫助, 處處是學校. 純就教育而言是如此, 但社會環境必須有配套, 如能力認證, 公會, 尊重且信任專業的社會氛圍, 法律規範等等.

      關於你說的兩個問題, 我認為學習是能力的收入, 就業是能力的釋出, 當然學得多, 就業能力就越多, 但如問題所顯示, 學習跟就業並非連結的因果關係(有關係但不是必然的關係). 學生可以學習完整的知識技術, 成為項目裡的頂尖, 但同時也可以選擇或被迫不使用這些知識技術, 也就是只有能力收入, 而不釋出能力.

      我理想的學校, 集合精英去專攻某個項目, 目的是讓那個項目的質提升. 而一般人去學習某個項目, 目的則是讓項目的量提升. 學校目的就是教學, 是提供知識技術交流的地方, 不必包含社會或個人價值的實現. 未來學生要拿這個知識技術去就業? 或是學了知識技術能否發揮? 能否藉此為生? 都不是學校的目的.

      我認為這才是比較客觀的教育目的, 但是常見主觀的教育目的, 是為了社會化, 教你甚麼你就應該變成甚麼職業, 學了甚麼你就能在社會活下去. 設計一套一套的系統, 像印模子一樣追求社會化, 或許才是教改失敗的原因.

      差不多講到這, 精英其實不論甚麼教育系統, 都比一般人有更多機會, 因為他有天份. 但在精英進入教育系統之前還有許多問題, 尤其是經濟問題, 一個有天份的精英沒辦法去讀明星高中, 通常是沒錢或沒時間. 改善弱勢的教育資源, 讓弱勢的精英能夠與其他精英有交流的機會, 我認為才是重要的. 至於打倒明星學校? 我覺得是非常末節的事.

      刪除
    3. 話說你的留言,都會被孤狗判斷成垃圾留言;我都要去垃圾留言那裡把它撈出來……
      你所提出的想法與主張,我幾乎都非常認同,但有一個小小的點我想提一下。

      我認為你所敘述的“教育並非社會化的塑造處,教育是知識與能力輸入的管道,輸出並非教育的主要考量”是正確的;但個人以為這是不太可能達到的理想。
      因為我認為教育系統是在社會結構建立後,為了回應社會結構的需要而存在的。

      我可以想像人類史上最原始的教育機構,可能是某個原始人因為某些原因發現了生火/製作石器/製作長矛的方法後,
      其他的原始人看到了之後發現:“哦哦,這個是好東西呀!”然後就拜託他教導製作的竅門,然後就有了最原始的老師與學生。
      換言之,當社會認為一件事物值得被學習,這件事物才會被教導;而所謂義務教育也者,就是社會所決定的,需要被學習的公約數。

      那社會希望教育系統塑造成什麼樣的孩子呢?這問題的答案已經明顯到不需要說出口了。

      換言之就是社會結構要先改變,才有辦法改變教育系統;義務教育系統的資源其實是掌握在“施予教育方”而不是“獲得教育方”。
      但弔詭的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組成分子,其實都是現在受教育的這些孩子;如果他們沒有收到良好的教育,他們就沒有辦法在進入社會後改變未來的教育環境。
      這變成了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不過我自己並非如此悲觀,因為我認為人類的思想並非只有在教育機關內才會被改變。
      同時我也認為在現在的產業結構不斷改變的現在,可能在幾十年內台灣現有的“主流產業”都不再是主流,甚至不會再有所謂的主流。
      也許世界在那時候已經沒有“科技新貴”(現在好像已經沒有了),也沒有人想當醫生(現在好像也沒有了)
      等到“你只要(必須要)做到某種職業,獲得某種身份就可以(才可以)翻身脫魯,從底層跳到頂層”的時代來臨,
      等到台灣已經悲慘到沒有人可以確定要做什麼才能成功賺大錢的時候,大部分人就會開始思考到底成功是不是並非大家所想的那樣。

      等到沒有主流價值觀的時候,才就會有多元的想法。
      你也可以說,等到沒有人是有優勢的時候,這樣就沒有劣勢了。
      不過我要先聲明,我並沒有仇視優勢或是反對主流價值的意思。
      我只是發現如果把時間軸拉長,現在的主流價值並不會永遠佔優勢;但他們又佔有了太多的資源,而導致沒有新的價值可以在產業結構崩壞時即時撐起。

      好像有點扯太遠,但我想說的是:我不覺得教育能和社會期待脫節,儘管社會期待可能是錯的。

      刪除

已經到底了,不要再拉了!